说到夏季养阳,很多人都有疑惑,夏季最为炎热,阳气最盛,为什么还要养阳呢?夏补阳,实际上蕴含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,素体阳虚的人,不要等到冬天天冷了,阳虚加重时才想起来补,而应在夏天借助天时、因势利导、温阳补阳,养生保健、预防疾病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中提到,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”“阳者,卫外而为固”。也就是说,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,若天上没了太阳,地上就没有生命;人若没有阳气,生命就会停止。 人体的阳气主要有三个作用: 生化作用: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、精血津液; 宣化作用:人体的气血、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、散布到四肢百骸; 卫外作用: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,即抵御疾病。
🔸🔹 言阳🔹🔸
哪些行为最伤阳气?
1、非时作息阳不归根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“亥子丑”三个时辰,古人道法天地,遵循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与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。现代人习惯于晚睡,而子时为一阳生,为阴阳交替之时,若不能入睡,直接损伤的是坎中一阳,长此以往,坎阳亏虚,各种疾病也就形成了。
2、嗜食寒凉
由于冰箱的普及,现代人喜好冰冻食品,尤其是冷饮,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,尤其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散,胃肠反而呈虚寒状态,故夏季应饮食清淡、温食热饮。 3.人造贼风夏月伤寒 《内经》中提到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可见古人对风邪是防范有加的,因为风邪不但为百病之长,也是六淫之先行官,风邪侵犯肌表以致表虚,接着其他邪气就可以乘虚而入。夏季阳气外散毛孔开泄,此时若立即吹电扇或进入空调房,风寒之邪就会直入肌肤、筋脉、骨节,若不及时排出寒气,更会侵犯六腑五脏。 此外,房事不节、肾阳亏损;工作烦劳、阳气外张;过量引用凉茶等皆可以导致夏季阳气虚损,致使阳虚体质产生。
夏季如何养阳?
夏气通心,养阳有道 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火热为夏,内应于心,心主血,藏神”,故夏季养生的要点在于温补阳气、养心,潜志勿怒,息心寡欲,使精神调摄,保持愉悦而稳定的情绪,勿要大悲大喜。 作息规律,按时入眠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,夏季为心所主,养阳更要养心阳,除了每天最好11点前入睡以外,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心静气,每日都睡上一个“子午觉”,也就是子时(晚上12点)和午时(中午12点)睡觉。 饮食清淡,清热利湿 夏季“暑多挟湿”,即兼夹湿邪一起致病。饮食应该以清淡温软为主,可以多食用一些清热利湿好消化的食物。例如绿豆粥、荷叶茶、柠檬姜茶、赤小豆山药粥等。 运动调摄 通过体育锻炼可达到调和脏腑,疏通气血,畅达经络的作用。夏季人体内阳气随大自然的阳气生发,此时应通过锻炼助体内阳气生发;但夏季天气炎热,对人体消耗较大,长期在阳光下锻炼可引起中暑,此时应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,如:太极拳、太极剑、慢跑、散步、游泳等。